新闻资讯

广告人怎么看“微信谣言”

相信关于《我和微信的2015》的谣言与辟谣,

  大家都已经知晓了。

  那我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今天的内容就是酱紫。

  债见

  .

  .

  .

  

  好吧,言归正传。下面就说说作为广告人,我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1,H5

  

  2015年的关键词,H5绝对占有一席之地。各种刷爆朋友圈的H5层出不穷,比如复仇者联盟和吴亦凡入伍。如今,广告公司没有H5业务都不好意思出去见客户。当然,想做好H5并非易事。你的创意在哪里?是否与我有关,满足好奇心?涨姿势?优越感?...

  

  1.webp.jpg

  

  2,大数据

  

  之前有发文介绍过,人类对于图表和数据更加敏感而亲切。《我和微信的2015》可以我们自己最关心的数据,比如2015年自己发了多少条朋友圈,收发了多少红包,地理位置,新增了多少个好友,被点了多少次赞,微信运动走了多少步等等。这类似于年初火爆的《支付宝10年账单》。朋友圈本身就在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现在有一个总结与回顾,岂不快哉?

  

  其实这种形式中国移动和联通完全可以操作,比如你的第一通电话、10年通话时长、话费总额等等。包括各种电子邮件也可以做,记得多年前校内网就有类似活动,只是微信更加利于此类活动的生存和传播。(狂人只能帮到这里了...)

  

  3,谣言

  

  谣言为什么会得到传播?这似乎要归咎于讯息发达的互联网,当然,更多来自于心理层面的恐慌,另外,有更多人选择宁可信其有、并且好心的传播给更多的不明真相者。有人调侃“中国智障千千万,朋友圈里占一半。”实际上,谣言来自于信息的不对等。

  

  那么,如何断定这是谣言?有人从三级域名的技术角度可以得出结论。当然,更多的广告人和普罗大众对域名并不了解。而我要说的是,无需验证手机即可登陆并且能调用十几亿人口的大数据,除了微信自己还有谁?更何况,还需要在1秒钟之内搜集出5年内的数据并制成数据图表...

  

  4,营销阴谋论

  

  微信官方辟谣之后,大家逐渐冷静下来并展开各种分析。据说,马化腾也站出来了:

  2.webp.jpg

  

  

  这肯定不是腾讯的营销策略,因为完全没必要。单纯此项目本身来看,此次活动已经异常成功甚至于火爆到服务器延迟的地步。不出意外,这种事件足够再刷一整天,此时找不到任何理由造谣。

  

  5,热点

  

  正常情况下,此类热点应该会有大规模PS和借势。但朋友圈仅有个别PS领导人的作品,微博也只是出现了PPT模板(供虚荣心作祟者装...),因为整个事件开始走向谣言与辟谣。

  

  热点,利在借势,弊在其他。当重大事件发生时,我们能接收和消化的信息就变得简单趋同,其他能存活的信息可谓少之又少。回想昨天,似乎只记住了《我和微信的2015》。与之相应,昨天的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必然呈整体下降趋势。因为公众号阅读80%来自朋友圈,而昨天朋友圈的内容80%是《我和微信的2015》,所以你懂的...

  

  6,数据挖掘

  

  细心的网友会发现,微信的数据是基于点赞、红包、位置和微信运动等功能。所以没有使用过微信运动和位置定位的,应该就没有运动数据和城市记录。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微信是2011年1月21号推出的,但是这几年用户呈几何基数增长。如图,我测了一下微信用户数,2015年10月微信就有注册用户16亿+。当然,这个用户通常对应一个手机号或者QQ号。另外,更具现实意义的应该是月活用户。

  

  3.webp.jpg

  

  7,最后

  

  腾讯的响应速度还是蛮快的,及时在相关官方公众号以及红包和朋友圈进行辟谣并且顺便宣传了微信公开课。

  

  

  4.webp.jpg

  

  最后的最后,相信传播谣言的人都是心怀善意的受害者,我们没有必要贬低和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