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Canalys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华为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其中华为手机出货量增幅达16%,超越苹果与三星,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最大的公司。国产手机通过什么样的广告营销方式让它惊喜逆袭呢?
Canalys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华为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历史纪录的1910万部,仅次于2013年四季度三星手机的出货量1920万部。今年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呈两位数增长,其中华为手机出货量增幅达16%,超越苹果与三星,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最大的公司。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国产手机品牌Oppo和Vivo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也都超过1500万部。三星和苹果正在争夺中国市场第五大手机品牌的位置。
今年以来,从各种统计数据我们看到,此前在两千档以上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的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在今年明显获得了更大的增速进展,得到了更多的消费认可。比如vivo、OPPO、华为等厂商在当下增速更加明显,跑赢行业大势(据IDC数据显示:OPPO、vivo、华为三大厂商,一季度同比增长分别为153.2%,123.8%,58.4%;二季度同比增长分别为136.6%,80.2%,8.4%)。而其中OPPO、vivo更是在今年一二季度跻身全球智能手机厂商前五强,展开了一场智能手机市场格局的逆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来从广告营销角度解密一下。
性价比
在新疆库尔勒边上的小县城尉犁县,35度的炎热天气下,路边的遮阳伞的广告全是Vivo的。对于尉犁小伙子王宇来说,花5000元买一个苹果的iPhone 6手机几乎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他每个月的工资不到4000元,还要付房租。王宇对自己花2000元买的华为手机表示很满意。
王宇的这种心态也代表了苹果在中国面临的挑战:过高的价格以及并不突出的功能让一些用户望而却步。苹果的中国问题在于,国产手机越做越好,功能可以做到与苹果类似,但是价格大幅低于苹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苹果很难复制iPhone 6在中国取得的成功。
差异化
差异化营销就是手机商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凭借自身的优势之长,创造出个性突出的功能和服务,比手机同行竞争者更有效的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
比如金立专打超级续航 不争朝夕只争长久。跟其它友商的广告营销不同,金立继续一贯的稳扎稳打,还在2000元至3000元市场深耕,但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和新颖独特的发布形式,显示了金立要将“超级续航”概念发扬光大。与此同时,酷派未来将以安全为切入口。因为在安全领域,苹果三星涉及的并不多。营销上,酷派积极进行跨界合作,目前正在进行的是与工行一起推出的1分钱抢锋尚MAX活动,就是为了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洞察消费者
IDC手机团队研究经理Anthony Scarsella表示:“随着高端市场竞争升级,手机厂商需要继续以用户能接受的价格推“旗舰机型”以维持增长。如华为、vivo等中国厂商已经运用这一策略获得了成功,而且它们在高端产品上还不断优化消费者看重的拍照、音质、设计等功能”。这也佐证了国内厂商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洞察。
以vivo为例,它每年都会通过专门的消费者研究部门进行数十万人次的定量问卷来调查消费者对手机的需求变化,其他国产手机品牌也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实时关注着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以便于快速调整产品策略。相比苹果和三星,更加迅速的反应为国产品牌抢占了先机。
概念营销
概念营销就是将这些准备传达到消费者的品牌文化,通过概念转换,概念传播,达到使消费者认知、购买品的目的。概念营销是一种杠杆,可以迅速启动消费认知、释放消费欲望,令产品在短短数个月内红遍市场。
小米手机将自身定位于发烧友手机,其卖点是低价高能,专为特定人群设计。小米手机从形成设计概念和设计理念,遵循“极客”之道。这种定位是一个“伪”定位,前期小米靠发烧友带动,产品的研发采用了“发烧”用户参与的模式,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炒作和前期预热的噱头,但确实也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形式,通过这个宣传给用户潜意识中灌输小米的非凡特点,也是用户自身肯定为发烧友一员的高端感。 硬件配置是小米手机最为瞩目的地方,小米宣传文案中各种配置对比和测评数据都使用一些专业名称和测试方法,普通人群对此不甚了解但在其数字的渲染下都会直观感受到小米手机的性能强大,性能强大的概念已经植入消费者脑内。
精品战略
手机产品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一场对有限资源如何利用、分配的竞争。以往,以前诸多手机厂商都热衷于将有限的资源分布于全产品线终端上,意图以粗放式的机海战略实现对各价位、各目标消费群的全面覆盖,实现出货量的最大化。但从实际来说,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产品线的广布繁杂反而使得有限资源被极度分散,以前厂商推出的诸多产品并未获得资源的充分照顾,留下了较差的口碑印象,可以说他们在消耗资源的同时,也在败坏品牌形象,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而在遭遇上述挫折、教训之后,融合、精简产品线,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运用在少数的产品线上,集中力量,最大程度的利用有限资源集约化发展,打造精品产品成为了各大国产手机厂商的共同选择。
诸如华为自此前就砍掉了大部分的低端机型,而后以Mate系列和P系列作为发力点;再如三星,在前两年遭遇市场困境时,就进行了产品线的精简,集中资源增强旗舰产品的研发改进和本土化策略的落地,诸如在中国市场就推出据称专为中国用户定制的Galaxy C系列来与vivo等当下中高端市场的领导者相竞争;当下的vivo也在X7发布之后,将此前主打拍照的XShot产品线整合进了X系列,用做减法的方式,让vivo保留产品线得以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
加大品牌升级
面对消费者需求层次的升级,手机品牌对消费决策影响,摆脱性价比塑造品牌文化认同成为品牌升级新趋势。在此我们也看到国产中高端手机厂商在今年开始着手品牌升级,例如开始强调其技术优势、研发投入、独特创新、邀请品牌代言人等等,欲求通过这些手段彰显其在品牌建设上付出的努力,提升用户的品牌优越感,从而摆脱此前固有认知标签对品牌发展的束缚。
但是品牌建设,依靠的是长久的投入与坚持,而非朝夕之功。以vivo、OPPO为例,其能够拥有低调内敛的品牌文化,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与喜爱,是源于这两大厂商长久以来,能够在喧嚣的互联网营销上,远离撕逼战争,面对竞争对手的挑衅而不加理会,保持着自己的克制,专注的做自己。
营销体系
中高端国产手机与国外知名品牌手机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价格。一部新款的三星或iphone的价格一般要在5000元人民币以上,而较为知名的国产手机,如小米、华为等,其新款成机的价格一般在3000元人民币以内。这种巨大的价格差理应成为国产手机抢占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利器。
因此,面对手机市场竞争激烈这一不争的事实,国产手机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要充分发挥价格优势,提高产品的性价比,用以提升消费者的关注度。国产手机还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亲民性。国产手机生产厂家植根于自己的国土,与广大国民在文化理念与行为意识上息息相通,如果能够本着人性化的经营理念,在产品设计与开发、市场营销与售后服务上,坚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为第一要旨的原则,结合市场动态,建立健全独具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体系,则必将为推动国产手机经营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不管怎样,2016年的手机市场一定更加精彩,谁是下一个中高端国产手机苹果?也许中国厂商在广告营销方面会给出自己的精彩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