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逐渐饱和,“互联网手机”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提高配置、提高产能、压低价格的噱头层出不穷。按照 2016 年第二季度中国厂商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来看,排名第一的是华为,为 3216 万台, OPPO 和VIVO排名二、三,分别为 2190 万台和 1641 万台。曾经风光无限的小米已降至第四位,为 1522 万台。竞争是如此激烈,又如此残酷。
就此,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个品牌是如何一步步走到这一步的,其背后的营销策略也甚为各大手机品牌的学习对象,希望能对激烈竞争的消费品行业开拓全国市场有所启发,也开启我们对于顶级竞争战略的追问和前沿商业生态的探索。
市场定位:营销、品牌、技术、性价比
在中国一到四线城市的卖场手机销售区,OPPO和VIVO的蓝绿组合几乎占据了80%的户外广告资源和店面展示资源,这样就形成这样一个理解,一般消费者会觉得智能手机市场都被OPPO和VIVO占据了,而且线下体验店多如牛毛。从这个视角看,华为、苹果、三星、小米等多个品牌的专营店,就像是大海中的孤岛,总之,一到四线城市销售聚集区的营销势能OPPO和VIVO都完胜其他手机品牌。
对于其品牌的认知定位而言,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三、四线城市有接近60%的消费者认为OPPO和VIVO是国外品牌,其中30%又认为是韩国品牌。在马来西亚市场的调研中,超过一半人认为OPPO是韩国品牌,与之相反的是几乎90%的消费者给华为打下中国品牌标签。消费者普遍认知——OPPO和VIVO两者有一个老板(最初都为步步高段永平旗下品牌)、同样高质量、拍照音乐各有所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拥有强大研发能力、国际化路线,并且在一线城市大张旗鼓的华为,在几乎所有城市和农村消费者眼中只一个认知:质量好;也就是说,华为自我设计的自主技术研发、国际化品牌形象并未被认可和感知。
在技术层面,OPPO和VIVO被认为是技术的集成者,但是在某调研机构中出来的数据却是与此相反的。认为之所以买OPPO是因为苹果和华为都在仿OPPO,技术都是OPPO自主研发的;OPPO的很多专利苹果都是没有的,比如快速充电专利;OPPO只用全世界最好的技术,而华为为了国产化用的技术不是最领先的等等。以上略带偏见的认知,显示出OPPO和VIVO对渠道商家完美的技术营销逆转了核心技术缺失的短板。
性价比方面,在某机构市场的调研中,几乎所有的手机销售人员都认为OPPO和VIVO的性价比最高,同样价位的手机里OPPO和VIVO是最快的,而且质量问题较少等等。同时OPPO和VIVO已经把“专卖店模式”成功塑造成高质量产品的专业销售模式,代表着最新趋势。
在这些核心的分析发现里都是些表面的数据呈现,但是已经足够清晰的呈现出了OPPO和VIVO阵营的强势崛起,这个崛起不是仅仅是价格战那么简单,而是营销、品牌、技术、性价比的全面包围。
战略的总结:竞争、团队、策略
其实,OPPO和VIVO的实战思维和营销战略在很多方面都有其共通性。
竞争方面。OPPO主打“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辅助战略支持是1600万像素美颜自拍、黑屏手势功能两个面(在手机黑屏的时候,可以通过几个手势来进行功能的触发,而不需要点亮屏幕);VIVO x7主打1600万像素柔光自拍,辅助双引擎闪充,以及定制发烧音响。两者都情不自禁的用一点双面的战略展开定位。
团队方面。OPPO对全国的店铺管理都是通过多样化小团队的层级式展开,地推团队一般也是3-5人一个小组,很多OPPO和VIVO的地推小组只负责帮助线下店免费更换广告牌这么一个工作,但执行力极强,同时小团队地推的考核简单直接,避免了大公司官僚化。
策略方面则表现在电视广告猛、店铺牌匾猛、广告位争夺猛。
主打四线城市消费人群,并迅速扩张
在这张图表中,我们将中国市场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一到四线城市外加农村或乡镇,来仔细推敲不同层级市场的不同价值主张,这样就能更明确的知道OPPO和VIVO的具体消费人群。
中国将近14亿人口的市场最好的消费品打法是从四级市场向上、下引爆,而往往只有潮流类的产品能从一级市场波浪式的逐级推进到农村市场,但这种打法肯定会浪费大量时间。OPPO和VIVO主要采用的就是这种打法,占领四线并迅速放大业绩。
可见,OPPO和VIVO的战略思想都非常的简单和接地气,正是因为他们的实用主义和三四线城市的运作经验,把免费帮实体店更换带有OPPO和VIVO的路牌当做营销大战的心理战突破口,造成了在气势上满街都是OPPO和VIVO广告、电视娱乐节目都是OPPO和VIVO广告的巨大品牌势能,用视觉传播的汪洋大海定义老百姓的眼中的竞争胜利者,用铺张开来的广告迷乱看客的眼。
诺基亚、小米、三星、苹果、华为等一批手机品牌都依靠各自优势的独特一面赢得了市场,但市场总在不断的变化,企业家要在变化中抓住机遇并迅速做出转变,才能引领市场,赢得市场。我们从OPPO和VIVO的营销策略分析中就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