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显然!不太可能!不加班!
就算你不在公司加,那你回到家里也会加!
那是什么原因让广告人摆脱不了加班的命运呢?
下面根据我个人的一些从业经历,以及我在微博上的一次小调研来总结下,希望能破解这个“千古之谜”。
当然,最后仍然不能免俗,会有一个关爱加班人士的广告案例推送。
温馨提示,下面提到的一些原因请不要对号入座,不要对号入座,不要对号入座。
反正我加班……我也会假装很快乐。
01.
自己的拖延症造成的。
从我自己的状况来看,算起来,加班有很多时候是由于自己拖延症造成的。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像我这样,总是拿“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来给自己开脱。
不到deadline,灵感没有影啊。
不到deadline,创意没有魂哟。
不到deadline,下笔没有神哪。
其实,在deadline之前,有不少可以干活的时间,是在逛淘宝、刷微博、翻微信、聊QQ、看视频、找种子、放空、神游、挠头中度过的,这样就导致了工作效率极低。
等deadline到了,不得已才把注意力集中,让神经紧张,然后把工作完成交差。
那怎么改掉拖延症呢?
想了想自己已经养成习惯的拖延症,我也是真的没有什么办法。
我只知道:拖延症一旦养成的人,通常也都是瘦不下来的人……
02.
客户需求变化造成的。
服务行业里有句铁律:“客户永远是上帝。”
广告也属于服务业,甲方付钱,乙方干活。
既然甲方有需求,那乙方就要随叫随到——就是像这种看起来“天经地义”的惯性思维根存在很多合作关系当中,所以会带来不少加班。
比如甲方临下班前来了Brief,明天就要。
比如AE那边反馈的修改意见突然就在周五的时候来了,下周一交稿。
比如甲方的需求突然发生变化了,原本给的项目时间周期一下子被压缩了,团队不得不加班加点完成。
再比如只要是客户决定比稿的案子,在那个周期里,参与的成员就基本上是会在加班中度过的。
而要规避以上类似的状况,除了甲乙方合作久了形成默契,或者乙方主动割爱,砍掉一些特别飞扬跋扈的客户以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了。
有时候一家广告公司为了维持好客户关系生存下去,不要说加班了,连续一个月加班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图片来自极有家)
03.
项目决策层造成的
在广告公司上班,一般推动一个项目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直接的决策人。
只有他点头,你给出的文案、设计等等结解决方案才能抵达客户手里。
有时候他出差再飞机上;有时他玩失踪断联,到下班时才出现;有时他突然要改变创作方向,推倒重来;甚至还有时他可能会让你帮他干点小私活……等等,都会造成你的加班。
04.
不敢准时下班造成的。
如果你是一个刚进入一家公司的新人,当你还不了解公司文化的时候,你可能也会有我这样的心路历程。
“下班时间到了,咦……同事们好像还没什么动静嘛?我刚来就第一个走是不是不太合适?那我还是再待一会儿吧。”
“终于有同事开始走了,好了,我可以不用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收拾东西,关电脑吧……啊,不对,为什么领导还在办公室?我这么早走他会不会对我有看法?那我还是再等等吧……”
这一等,就有可能是从傍晚6点等到晚上9点,表面上看是加班,实际上是不好意思准时下班。
(截图来自不准闹)
05.
同事颜值造成的
比如客户部新来的妹子比较让你想撩,她加班,你也会经不住想要加班。
比如新来的设计师身上的纹身,正好符号你的审美趣向,他加班,你也想着加班送温暖,借机一起吃个夜宵什么的。
这种时候的加班,是你自找的小确幸。
06.
周末没人陪/没地方去造成的
这种原因就不展开讲了,有点伤人。
反正我是不止一次听到人这样说:“没对象,不知道去哪儿玩,还是去公司加个班算了。”
以上,应该是广告人无法避免加班的几个主要原因。
另外,根据不完全统计,加班占据了广告人87.6%的夜晚。相当一部分广告人,不在去公司加班的路上,就在回家加班的路上。
(图片来自极有家)
既然我们现状无法短时间内改变,但至少有一点是能够改变的——那就是改变我们的加班环境,尤其是在自己家里或者住的地方加班时候的环境。
或许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点点微小的改变,可能会带来大大的心情满足感,阿里巴巴旗下一站式家装家居电商平台@极有家在微博上做了一个#晒家班#的活动,号召那些加班的人,尽量少加班多营造下自己的家,享受下自己的家。
而针对广告圈的加班族,@极有家 找到东东枪、姜茶茶、赵圆圆等广告圈内非常活跃的3位网红,纷纷在微博上PO出自己在家办公的一角,以此期望带动更多的广告人注意营造自己的“家班”环境。
比如,家住朝阳区的郝先生@东东枪 老师的“家班”办公角落,你能看到很多很多的书,由此可见他在公众号上博学的素材来源。
@萌面赵圆圆 的“家班”办公角落则显得他童心未泯,那只在地上躺尸的猫经常在他直播的时候乱叫。
在公众号上一向敢爱敢恨、敢说敢做的@姜茶茶 的“家班”角落……不说了,心塞,我基本跟她一样,“家班”的位置上电脑最显眼,因为电脑是我们追热点时最亲密的工作伙伴啊。
估计@极有家 除了想通过这个#晒家班#的活动给广告人送点温暖之外,应该也是想对广告人传递出一个信号:
一个人的“家班”环境其实也是他的创意思维体现,舒适的“家班”环境,会带来更多的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