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春节给父亲买了件恒源祥的外套,只因为价格比父亲以往的任一件外套都贵,于是一有亲戚提起这外套好看,母亲便会很兴奋地跟人家说,“对啊,还是外国人代言的呢”……其实,外国人代言的产品就很特别吗?仔细回想一下,外国人代言的中国品牌还真的不少——
港荣蒸蛋糕那句带有外国味道的“我对你是‘蒸’的,爱我不上火”,可以说是洗脑级别;
早年著名足球明星罗纳尔多手举金嗓子喉片的广告“保护嗓子,请用金嗓子喉片,广西金嗓子”,这则广告则应该算是铺天盖地级别,虽然被爆料老罗当初是被骗来拍了这张照片,但这金嗓子喉片已经家喻户晓则是不变的事实;
其实,外国人代言的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有什么魔力吗?为何中国产品的品牌主们这样偏爱外国人代言?
消费者: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
消费者们对于洋人代言的态度,应该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上上个世纪,大家都深受闭关锁国之害,也认识到彼时的西方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有了质的发展,从此,西方国度的生活水平高、生产技术过硬的印象便就此生在了国人的认知当中,崇洋心理已经变成大家口头不愿意承认,实际却根深蒂固的存在。大家都说要支持国货,大喊民族主义爱国之心,品牌商们也是打着为国争光的旗号,却因无人问津的事实默默将代言人换成洋人、将品牌名改成洋名。
例如上世纪20年代的“亚浦耳”电灯泡,在那个提倡国货的年代,中国实业家胡西园将电器厂的电灯泡产品取名为“神州”,但消费者们并不买账,所以又改成了“国光”,消费者们还是没有买账的意思,后来胡西园借用德国“亚司令”的“亚”,跟荷兰“飞利浦”的“浦”,组成一个新的品牌名称“亚浦耳”,这才让他的电灯泡在市场上走红。
许多品牌商开始利用消费者的这个心理,大举国外著名专家牌,不管是吃的、喝的、穿的还是用的,似乎是要放上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外国人形象,这个品牌就变成可信赖的高端产品一样。
牙膏“专家”就经常在电视广告中看到,看佳洁士牙膏,“临床和实验证明,专业对抗7大口腔问题“,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专家“真实与否我们似乎没有去怀疑过,只是很直观地认为这是广告中说的全球著名科学家研究的牙膏,是靠谱的可信赖的。
品牌商:为了消费者能多看一眼
从品牌商的角度出发,打广告的首要目的大概还是在消费者那里的曝光度跟接受度,既然大家都有崇洋心理,我选择迎合。坊间的传说,一张土味再浓的照片,只要加上一句英文,立马就有了时尚的味道——
深得此道的淘宝卖家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往往更愿意选择外国模特,似乎自己的衣服一穿到洋模特身上,马上就变潮牌了,感觉分分钟可以变淘宝爆款。不过也有良心淘宝卖家坦言,现在外模的数量很多,可选择的多,而且许多外模长相身材都是自带高级感,毕竟像志玲姐姐那样身材好脸蛋又漂亮的中国模特不容易找。
小本生意可能受条件限制只能用用普通的模特,大品牌商在这方面则豪气得令人咋舌,例如,2015年的时候,匹克天价代言费签下霍华德,据说当年匹克的利润也才1.76亿元,却以超过一亿的巨额代言费邀请霍华德作为匹克广告代言人,后来霍华德的状态欠佳,影响力下降,匹克不知有没有后悔这波操作。相比于匹克,安踏则更像是被幸运女神眷顾,当年花8000万美元签下克莱汤普森10年的代言,身为安踏一哥的汤普森尽心尽责,走到哪都在帮忙宣传安踏,再他后来越来越高的人气,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千千万万粉丝实力证明,安踏这一波确实不亏。
不过,在那些流行洋人代言的年代里,最受欢迎的当属那位花白胡子、眼睛深邃、手捧下巴作思考状的外国爷爷了——
他是”金坷垃“的化肥专家威廉伯爵:
他是近视眼微波治疗的发明人——
是哈佛电热水器的倡导者——
拥有国际豪门血统,同时涉足汽车美容业——
为家具代言——
同时还是房地产大亨——
化名为斯蒂芬·大理,变身家具设计师——
然后进军中老年保健服务行业——
为了打响广告品牌,品牌商也是拼,好像大家都不容易,现如今似乎洋模特也并不像前些年那样火热了,美媒也发声说”中国的品牌商们似乎对自己的产品更有信心了“,在这一方面,聚美优品的陈欧绝对是榜样,大家还记得吗?他说”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