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年,抖音又不负众望的成为家喻户晓的消磨时光软件之一,但你在使用的时候不难发现,一个视频总要首与之相配的音乐。
举个例子,之前的抖音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掀毛巾变身”的热潮,没错 ,这个短视频就是 抖音 上的Karma's a Bitch ,玩法就是素颜时说:“Oh well, Karma's a bitch”,然后瞬间掀开毛巾,从乖乖学生变身成夜店小王子,就是这样短短十几秒的视频,却在美国的”春晚“ SUPER BOWLLII上,成为了热搜第一!
那抖音到抵是个什么鬼,本质上来说,是一个专注于年轻人的15秒音乐短视频社区,划重点,是音乐!再看看相同类型的app快手,微视,美拍等,为什么短视频都盯上了音乐呢?
短视频与音乐间的产业格局
想弄清楚短视频与音乐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怎么能少了短视频巨头:抖音。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5月,抖音日均播放量破亿,同年8月达到10亿。其背后的孵化公司今日头条也在当年11月以近10亿美元的高价完成对海外音乐短视频平台Musical.ly的收购,高调布局国际化音乐短视频业务。奶糖、音浪、动次等音乐短视频产品也逐渐浮出水面。
音乐短视频市场之火热,除了综合短视频平台里的热门占比增加和专门主打的相关应用产品流量递增之外,在音乐产业的其他环节上也有所体现。
美拍请来了张艺兴和华晨宇作为导师开设了“音乐私教课”,将明星赋能作用于内容生态,“教学视频”成为代言人个人特质与品牌诉求的结合点,这也是音乐产业环节的一大亮点。
以上种种数据表明,即使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正因为有了抖音,快手等音乐短视频的爆红,短视频平台不惜堵上自身风险,也要在这音乐短视频当道之时“分一杯羹”。
抖音,快手,两大短视频巨头的音乐布局有何不同
抖音和快手之所以称为两大音乐短视频巨头,除了与自身注重满足受众对于音乐浅层次的需求外,还制定了相应等 音乐扶持政策,音乐计划等,下边,我们就两个短视频的措施中比较以下两者战略布局上的不同。
抖音今年的动作比较大。18年推出了“看见音乐计划”,用来扶持优秀原创音乐人。同时,与各大音乐公司以及800多家中小音乐厂牌、版权方都建立了密切的合作。
而快手去年就在主APP上相继上线了K歌和快手音悦台,为用户提供k歌以及精选音乐短视频的观看功能。在音乐扶持方面,快手推出了“快手音乐人计划”。
两者似乎都在扶持原创音乐,引进音乐人才上做了相对完善的计划,但很明显,抖音更像是《城市画报》,快手更像是《南方周末》,细琢磨两个app的人群和市场定位,就能发现即使相似的计划中也是有不同的。
《城市画报》vs《南方周末》
同时用过抖音和快手的人有这样一种感觉,抖音更偏向于都市化,用户结构也相对垂直,快手则是更底层化,社会化。
引用知乎网友的总结可形象点说:快手是《南方周末》,“记录世界纪录你”和“在这里读懂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处,而且你确实能看到许多平时不知道的他人的生活,视频的形式,真正地解决了普通底层人发声的门槛问题。抖音则是《城市画报》,“让崇拜从这里开始”和“新生活的引导者”虽然不同,但专注“城市”和“新声代”这一点却是一样的,更加都市化。
基于两者的不同,所以即使在推出音乐计划后,两者也是处于不同的走向,在抖音平台上,催生了“抖音神曲”这种流行乐市场的产物,以至很多主流音乐人也会选择抖音作为自己的宣发渠道。比如,鹿晗就曾选择抖音作为新歌的全网独家首发平台,短时间内被超过66.6
万抖音网友使用,相关视频总播放量高达几亿次。还有王力宏,阿肆,蔡依林,张艺兴等音乐人都入驻到抖音当中,这样一看,抖音还是有几分“高逼格”的。
反观快手,今年1月,快手在北京五棵松Mao Livehouse举行了“快手音乐人之夜”,为5名快手音乐人举办了演唱会,其中不乏“夜排挡歌手”、理发店收银小妹等草根歌手的身影。快手也确实将平民化,社会化做到了极致。
仔细对比抖音和快手推出的音乐扶持计划可以发现,主要区别在于,抖音更注重利用多重渠道,比如明星入驻、培养各式各样音乐人来扩大自己的音乐格局,快手则更偏倾向于任用自家音乐人,做到“肥水不流外人田”,自给自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