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一个媒介化社会,人们生活、工作、社交等一系列活动都可以直接在媒介上完成。过去媒介扮演的主要角色是信息传播,如今媒体技术革新,自媒体以个性化、强互动、网络化的特点使更多用户拥有了表达自己的机会,信息传播趋向多元化。人人皆可自媒体,一大批传统媒体从业者选择创建个人IP,其中罗辑思维罗振宇是领头人之一,并成功改变人们对知识付费的看法,成为自媒体“大V”之一。
用户喜欢听罗辑思维的音频书籍,喜欢购买罗胖的付费知识,是因为听书高效、便捷,并且满足了用户对成功学知识的需要,罗辑思维也做到了每天60秒的知识分享,基本满足了用户对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
不过,互联网出现了另一个声音,称这类音频书为二手知识、没深度、不合适长期“享用”,这类评价不无道理,但对于自媒体运营者来说是有影响的,不利于行业积极发展,同时也使自媒体面临了跟不上消费者欲求变化的步伐,促使自媒体在内容、交互上必须保持创造力,才能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抓住更多用户的注意力。正因如此,自媒体某些账号为了效益不惜沦为资本和流量的奴隶,陷入了“尴尬”境地,同时,消费者需求变化万千,使得自媒体陷入了窘境。
“流量”大蛋糕被细化分割,推送新机制是喜是忧?
如今,微博、公众号红利期趋向饱和,流量被高速发展的短视频、直播平台瓜分。抖音、短视频“马太效应”式的“流量池”推荐机制,使一大批内容优质转发率高的平民视频号获得了丰富流量,追求视觉盛宴的用户,似乎不太愿意花时间图文结合的微博、公众号上。虽然头号大V自媒体依旧红火,但整体上微博、微信公众号打开率逐渐下降,有相当一部分的公众号迁移或者停更,其中,2018年相关数据显示公众号平均打开率不到1.4%。
流量被瓜分对微博、公众号此类图文自媒体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6月份,微信再次更新,此次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发生小部分改变,目的是去中心化,比如从前一个热门事件诞生,多数自媒体从不同角度热议该热点,因此订阅号上清一色都是事件的发酵。最新的机制出现了智能排序,杜绝了内容同质化,相关内容会集合在“相关阅读”,用户体验感稍微友好了,不过,对于运营者来说,用户不点击“在看”,以后就很难再次看到本号推送了,尤其是小自媒体,想要获得流量“大蛋糕”,则需要改变运营策略了。
自媒体面临内容“窘境”
自媒体人在成长的路上,有的生存光芒万丈,有的死亡悄无声息。微信公号注册数量早已突破2000万,企业自媒体不计入内,要想在自媒体站稳自己的脚步相当困难。短视频、直播领域个人自媒体红火,使许多普通民众有了自创内容的机会,他们依靠平台的“流量池”推荐机制和内容优质就能获得不错的“流量”,但是由于监管机制的缺失,许多粗制滥造的低俗短视频内容应运而生,使整个自媒体风气变乱,同时打击了坚持优质内容输出的自媒体人对持续创作热情和积极性。
自媒体图文领域,同样面临内容同质化、内容贩卖焦虑的影响。被禁的咪蒙是一个自媒体牺牲者,咪蒙团队的成功来自于内容完全切合用户心理,话题集中备受热议的话题,情感、职场、明星等,内容上有时还贴合自身经验来调动观众情绪,为人民发声,共情做的很到位。不过,咪蒙自媒体人的困境在于披荆斩棘拿到第一,走到高光时刻,却因为内容煽情、贩卖焦虑的诟病,一下子失去所有,不禁唏嘘。
除了咪蒙自媒体内容依靠制造焦虑之外,还有许多自媒体为了搜刮流量,一到节假日便穷追热点,致使内容同质化严重,因此坚守优质内容的自媒体人开始焦虑。面对用户需求信息万变,上一秒用户喜欢情感共鸣,下一秒用户就会喜欢权威内容,可是又有谁能持续不间断满足用户需求?唯有学习。
品牌预算有限,自媒体变现艰辛
过去,人们喜欢带情感、有温度,能激发共鸣或者能满足“知识”需求的自媒体内容,如今很多被用户“捧”起来的自媒体人,开始接起了广告,用户觉得难得有优质内容作为意见领袖,却依旧逃不过利益的驱使,很多忠实粉丝是可以理解广告存在的,毕竟自媒体人也是需要吃饭的。在互联网技术更迭之下,品牌方开始利用预设资金寻找优质自媒体,不过,我们眼中的大V收益不一定高。
能成为自媒体金字塔顶端,依靠的是优质内容、强互动,但是一直留在顶端的自媒体一般内容模式已经固定,如果品牌方预算有限,很难能达到大号和品牌产品有机融合,因此,考虑到利益成本最大化,很多品牌方更青睐内容优质却不太火的小自媒体。那么,大V自媒体流量的天然优势大打折扣,陷入两难。
后话:用户心理会随着互联网的更迭瞬息万变,自媒体道路依旧漫长,在这个历程,唯有顺应时代和用户心理的发展,才能提高用户粘性,摆脱困境,健康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