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2015年媒体年度印迹

风过留声,雁过留痕。2015年行将结束,纵观这一年,广电行业可谓热热闹闹,调整、提升、改变不断,且影响深远。

  

  4月

  

  境外影视剧管理出新规

  

  4月1日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落实网上境外影视剧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正式实施。《通知》规定,引进剧在视频网站有“数量限制、内容要求、先审后播、统一登记”四项主要原则。

  

  6月

  

  “中国电视购物联盟”正式成立

  

  6月19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起的“中国电视购物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组织成员单位签订了电视购物行业自律公约,这意味着中国电视购物行业进入新的规范发展期。

  

  金鹰纪实频道上星

  

  6月29日,湖南金鹰纪实频道上星播出。这样一来,湖南和北京、上海一样,一个省级广电机构,同时拥有综合、卡通、纪实三个卫星频道。

  

  7月

  

  严格主持人持证上岗

  

  7月1日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主持人和嘉宾使用。具体要求包括:严格执行主持人上岗管理规定。广播电视节目要明确主持人和嘉宾的分工,主持人应承担节目的串联、引导、把控等功能,不得设置“嘉宾主持”等。

  

  9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

  

  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要在全国范围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确立了四项保障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提供法律保障。

  

  50家社团签署自律公约

  

  9月15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50家社团在京联合签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自律公约》。《公约》明确提出了“十提倡”“十不为”。该《公约》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和中国出版协会发起制定。

  

  “一剧两星”一年间

  

1.jpg

  

  

  2015年是“一剧两星”的元年。这一年,电视剧制播市场格局大变,原有生态环境完全改观,高收视剧目减少,一般电视剧收视低迷;一线卫视竞争激烈,网络视频在收视和购剧上权重增加;年轻观众有回归态势;大剧投资规模上亿元,电视剧制作机构投资更加谨慎……唯一不变的是,制作精良的古装大剧、年代大戏依旧强势,是各大卫视比拼收视的利器。

  

  从今年年初的《武媚娘传奇》到年中的《琅琊榜》《花千骨》《伪装者》,再到年尾的《芈月传》,毫无疑问,古装大戏势不可挡,称霸荧屏。甚至像电影贺岁档一样,电视的“跨年档”逐渐形成,成为超级大剧的必争之地,成功范例有《武媚娘传奇》和《芈月传》。

  

  金牌编剧、金牌导演的大作市场号召力只增不减,著名导演郑晓龙、著名编剧高满堂,知名导演郭靖宇、知名制作人侯鸿亮等人的大作不愁买家。大制作投资规模统统超过亿元,赢利模式改变,网络成为购剧的重要砝码、收视率的中坚力量。

  

  无论是投资方还是电视台,购剧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这是不是IP(知识产权)”。由IP改编的电视剧大有全面超越原创电视剧的势头,其中一点不可否认,粉丝迁移最经济实惠,对于宣传,省时省力。当下,资本市场已经把点击量作为购买IP的基本条件。

  

 

2.jpg

 

  

  在一些高收视率的电视剧之下,意外收获是年轻观众的回归,功不可没的是青春题材电视剧《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等,偶像明星的粉丝“圈地运动”也进入白热化。

  

  相比之下,演技派明星纷纷“回炉”,随着几部大剧的热播,胡歌、霍建华、钟汉良再次翻红,王凯迅速走红,一些演技派男星如靳东、黄轩、朱亚文等迅速借力上位。

  

  宫斗剧继续发挥超规模的收视效应。据统计,宫斗剧更能吸引年轻女性观看电视,高学历高收入人群观看比例也有上升。在2015年各大卫视的各年龄段收视排行中,相关数据显示,湖南卫视仍然最受年轻人欢迎,浙江卫视紧随其后;而直到55岁以上时,北京卫视才跃居首位。这和所播电视剧风格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这一年,电视剧收视率造假也进入疯狂状态。郭靖宇导演的《大秧歌》播出时,几个地方台的收视率两天之内陡然下降,疑点颇多。郭靖宇公开揭露:“有的城市的收视率比前一天下来了109倍,请问,是哪只黑手操纵了收视率?之前发声明承诺‘君子不与贼人为伍’,就知道一定会被黑,但没想到黑手如此猖狂!”这一年,痛斥电视剧收视率造假的还有张国立、侯鸿亮等知名电视剧制作人以及各大电视剧制作机构。

  

  除上述电视剧制播业态出现较大变化外,“一剧两星”播出模式业界也在不断探索,先是1.5轮跟播模式,之后是年底的《芈月传》营销模式堪称典范,它将“一剧两星”衍生为“一剧两星两网”(即两家卫视和两家网站),变相回归“一剧四星”模式,且之后又诞生了“一剧三星”模式,安徽卫视成为继北京卫视、东方卫视之后的第三家播出《芈月传》的卫视,但播出形式令人叫绝——“白+黑”连播的霸屏模式:白天档5集连播,晚间档2集连播。各大卫视也真是蛮拼的。

  

  此外,大卫视的独播剧,一些电视台的周播剧尝试,都是为了拼收视率。“一剧两星”彻底改变了原有业态,应对市场的各种创新模式还将陆续涌现。

  

  违规“盒子”遭重拳

  3.jpg

  

  

  今年11月中旬,很多人发现自己家里的电视盒子没什么用了,打开以后看不到以前想看的内容,电视盒子像一个塑料空壳成了摆设。是的,时隔一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再次对电视盒子进行整治。

  

  11月初,为管理电视盒子市场的混乱,总局推出行规首批屏蔽81个非法应用,不少第三方直播应用上榜,其中包括风云直播、千寻影视、西瓜影音、喜马拉雅、快播TV等。此轮整顿力度之大不言而喻,这对于号称“内容为王”的互联网厂商推出的盒子的打击是致命的,以占盒子市场70%份额的天猫魔盒为代表的OTT盒子厂商都受到重创。

  

  同时,总局针对网络电视和电视盒子再次发布禁令,要求七大牌照商对照包括“电视机和盒子不能通过USB端口安装应用”在内的4点要求自查自纠。4点具体要求是:2015年年初以后发布的机型严禁支持USB安装应用,严禁内置可访问互联网的浏览器,严禁应用商店或其他手段推送聚合应用软件、视频网站客户端、电台应用软件,严禁应用商店或其他手段推送可通过手机间接遥控播放视频的遥控器应用。总局明确表示,以上4点要求如果厂商做不到就取消其播控权。

  

  近些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超出所有人的预料,导致许多灰色地带成为了互联网创新的最佳地点,其中电视盒子更像是脱缰的野马在市场上野蛮生长,四面开花。此次,总局再出重拳进行一系列整改,旨在逐步理清内容播控平台、运营商和终端产业链的关系和次序,这对有线电视和电视台是一大利好。

  

  与此同时,总局也在逐渐调整,布局自己的智能化道路。在今年9月“三网融合”方案发布以后,推行“电视+互联网”模式水到渠成。目前,总局在包括北京、上海、河南、贵州、新疆、甘肃、江西、广西、山东等地都进行了“电视+互联网”模式的尝试。

  

  新法下的危与机

  

  4.jpg

  

  2015年9月1日新《广告法》正式施行。其实从今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开始,新《广告法》就引起业界广泛探讨,到9月1日正式实施,新《广告法》更成为当时的舆论焦点。

  

  相较于修订前的《广告法》,我国广告业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营业额已经从1995年的200多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5600多亿元,广告的发布也由过去的传统媒体推送到现在的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线上线下的多形式发布。

  

  作为广告的最后一道把关人,新法强化了对大众传播媒介广告发布行为的监管力度。不仅对医药、烟草等特定商品的广告发布作出严格规定,还加大了媒体发布虚假违规广告的处罚力度。由原来的根据广告费用处1~5倍罚款,增加到3~5倍,还有的广告费用难以计算的,现在最高可以罚到200万元。

  

  业内人士预测,目前电视广告有30%受新《广告法》影响。的确,新《广告法》重点规制的产品和广告形式是很多省级地面频道和城市台、县级台重点客户群,这些广告的流失,将使一些省级地面频道和城市台、县级台失去业务支撑,考验其生存问题。

  

  对于新修订的《广告法》,有专家表示,媒体不妨把作为治理自身广告刊登管理中的“危机”转变为提升自身社会责任和公信力的“契机”,念好媒体广告刊登管理经,迎来媒体广告更好的生态。

  

  “抗战编排”有温度

  

  5.jpg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要求上星频道9月1日~5日暂停所有娱乐性质节目的播出,各家卫视原定9月1日~5日期间播出的娱乐节目都顺延或改期。

  

  每到7、8月,抗战剧就成为了荧屏主角,收视率也是居高不下。而在今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抗战题材电视剧更是从8月下旬开始便成为荧屏主流,各主要卫视在黄金时段编排的几乎都是清一色抗战剧。

  

  除了集中播出《黄河在咆哮》《南侨机工英雄传》《太行山上》等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的重点剧目,许多上星综合频道还首轮排播《左手劈刀》《毕业歌》《伪装者》《铁在烧》《地雷战》等抗战题材电视剧,安排重播《谁是真英雄》《我的团长我的团》《野山鹰》《东北抗日联军》《铁血红安》等经典抗战题材电视剧。

  

  除了电视剧之外,纪录片和动画片也成为展映的主打。经典抗战电影《地道战》《鸡毛信》以及一部此前从未被影视作品反映过的《渊子崖保卫战》作为“抗战三部曲”于9月1日~5日,在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和湖南卫视分别安排播出,试图通过动画的形式,让抗战胜利这一历史进入“00后”“10后”孩子的视野。

  

  总体来看,央视及各个卫视相关纪念节目类型较为多元,正常播出的文化益智类、生活类节目也纷纷推出主题策划。

  

  真人秀边走边改

  

6.jpg  

  

  如果你是一个资深电视观众,会发现很多以前出现在影视剧中的演员都开始本色出演——参加真人秀节目。学者给出的真人秀节目定义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真实记录和艺术加工。”虽然没有任何角色的设定,但真人秀里的这个“秀”字说明这绝非是简单的记录,在看似简单记录的同时,也折射出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那么真人秀应该秀什么呢?

  

  首先,在总局“一剧两星”政策的影响下,2015年各大卫视在自制内容上持续发力,而其中最火爆的就是真人秀节目。其次,因为明星“天价”出场费和节目版权引进这两道门槛,目前的热门真人秀只局限在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上海东方卫视和江苏卫视等卫视第一梯队之间的竞争。再次,节目模式过于单一也引起观众诟病。引进美、日、韩等国家的综艺节目版权,嫁接中国明星的做法逐渐令观众审美疲劳。

  

  客观地看,真人秀节目的繁荣,有利于丰富电视文艺形态,拓展电视表现领域,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多样的收视选择。也有利于巩固并凸显广播电视内容原创和制作优势,提高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而目前真人秀节目的同质化、过度娱乐化、重引进轻原创等问题也引起了广电管理部门的关注。

  

  在电视节目最火爆的暑期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7月22日非常有针对性地下发了《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被业界称为“限真令”,对真人秀节目的导向、内容、格调、人员等提出明确要求,清楚地表明总局的立场态度、管理理念和调控原则。

  

  在“限真令”中,虽未点名具体综艺节目,但其指向性颇为明确,即节目要关注普通群众,不能只靠明星博收视,同时对于那些“有意思”但没意义的综艺节目,总局将通过黄金时段节目备案、各类评奖评优等管理机制进行引导调控,对于优秀的真人秀节目大力扶持,对于缺少价值和意义的真人秀节目加以抑制,对于内容低俗有害的真人秀节目坚决查处纠正直至取缔。

  

  仅有红头文件还不够,2015年8月2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专门召开真人秀节目培训班,面对面给卫视负责人上了一堂真人秀该秀什么的公开课。中心意思就是“不能把群众作为明星陪衬或节目背景,要让群众成为节目的主角。”在此期间,总局采取了一系列调控引导措施,表扬了一批,警告了一批,停播了一批,整改了一批。

  

  2016年,在观众需求和总局要求的双重压力下,真人秀节目将着重突破拼明星、拼投资和拼“笑”果的桎梏,向内容原创、价值引领和关注普通人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