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第一次采访Bessie李倩玲,她对我说,“我最近在研究Digital,你知道吗?Digital or Die!”那时,Digital是比网红更火的新鲜热词。她是一个永远领先的人,这是Bessie给我留下的印象。
2016年盛夏,再度访问Bessie,正值她再次从戛纳归来,从”新商业生态营销变革”的戛纳专场归来。
新商业生态变革只有两条路:改良与颠覆。
“新商业生态,我的理解是在原有基础上,再往上叠加一层。或者去颠覆原有的,再找到一个新模式。”Bessie认为,这两者都存在。而她也是一个参与者,但不是一个布道者,“新商业生态是大家分享各自的观点。”如今,Bessie在做一些孵化器的项目,然后也可以是一个投资人,作为孵化者的角色去参与这些项目,发现这些项目里潜在的机会点。
先入为主 观点速递:
1. 新商业生态变革只有两条路:改良与颠覆。
2. VR:将成为第一人称媒体。
3. VR技术门槛已破,内容的制作成为VR普及的关键。
4. 硬件,诸如手机都将成为快消品。
5. 未来手机,势必经历和电视机一样的售价骤降。
在笔者眼里,Bessie总是笑呵呵的,所以我有点好奇,我问她,“最近有没有困惑?”
“我的困惑是我只有24小时,看不完新的科技玩具。”Bessie说,如果不熟悉新科技,我不知道怎么跟别人谈未来。“我认为硬件将来都会变成快消品。将来,路边贩卖机,就能买一台新手机,所有的信息存储都在云端,一分钟就可以恢复信息到手机。
“手机将会成为一个单纯的操作设备,未来的手机,势必会经历和电视一样的售价骤降。”
新科技带来的新玩法,对未来的新商业生态变革、对媒体定义、内容应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坐在裸心社的沙发上,听Bessie分享:她的全球视野,中国思考。
戛纳归来 :VR内容真的要改变世界吗?
几乎每年,在戛纳广告创意节,都能发现Bessie的身影。她说从去年开始,戛纳的创新论坛就已超乎她的预期,”创新,不只是一个跟新科技有关的秀场,而是将新技术应用在营销上的解决方案。”比如说VR,这个词不新鲜,但对于报业来说呢?传统报业已经在寒冬里,但如果报业懂得利用VR技术,搭载内容,或许能给自身带来新的增长点。
VR:将成为第一人称媒体
VR的普及将会对现有媒体,产生下一个阶段的新定义。比如纸媒,应用VR后,融入了视觉,到底算不算新媒体?
什么是第一人称媒体?如果带上VR设备,我成为了内容一部分。比如VR运用到电影上,我成为电影的一个角色,参与演出,内容创造,那就是第一人称媒体。
目前阶段,消费者参与性强,互动性强,但并不参与制造内容的是第二人称媒体,较多。
而传统电视和视频,你播我看,通过视觉传递,这都是第三人称媒体。
媒体,随着新科技的更迭,界限会越来越模糊,线上线下,那条线已经快没有了。未来,很可能是第一人称媒体占主导。
VR:技术门槛已突破,内容应用将成为关键
“VR技术门槛已破,内容的制作成为VR普及的关键。”李倩玲希望看到真正商业化的VR运用,“其实VR在汽车行业、医疗、教育方面都可以发挥作用。”
比如,VR运用在4s店的试驾上,用带观感操控器的VR设备来进行试驾 ,就可以获得真实的试驾体验而不必开真车上路,4s店就不用再铺设大面积展示厅,从而节省成本并保证车辆安全。
在医疗领域,伦敦大学已经开始用VR治疗抑郁症,病人恢复的成果优化了百分之三十。而在教育领域,VR也能让学习者在内容中获得沉浸式体验,在今年戛纳金奖案例中就有实例:一则坐车上火星的案例,(可以插上案例视频)将校车玻璃改装为VR屏,开车后,学生们看到”车窗外”外的景色,就变成了火星上的实录。如果全面应用到教学中,就可以让孩子们在教学内容中亲身体验,更利于提升学习效果。
机器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如何摆脱只是一个装饰品
人工智能,也是这次戛纳的一大讨论主题。可穿戴设备成为了苹果、三星等大品牌争相抢夺的“香饽饽”,看似可喜的市场增长背后,可穿戴设备已经到了“成则生,败则亡”的转型期。
可穿戴设备,VR应用,如果可以和人的医学病历相结合,通过医疗系统时时关注使用者身体状况,监测身体状况,预测近期会否得病,那么可穿戴设备就能摆脱现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地位,否则可穿戴设备永远只是一个装饰品。
看好VR前景,Bessie认为,2016下半年要找到VR商业性的运用模式还比较困难,”目前的VR一般都只是展示性应用。要想加快VR普及进程,必须要从内容着手。”而她始终在关注。